查阅杂志
篇首语

 

  走向新建筑——这五字标题,在建筑学界人尽皆知,皆因柯布西耶那本影响极大的著作《走向新建筑》。至2013年秋,此书出版90周年之际,《新建筑》杂志在武汉组织了创刊30年纪念会暨“走向新建筑”学术论坛。《新建筑》杂志以此为旗帜设坛开讲,不仅因其与“新建筑”之名的契合,更是希望引发对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建筑之“新”路的关注,既有对现代建筑史的回眸,也有对新建筑未来走向的前瞻。
还记得1987年,其时恰逢勒·柯布西耶百年诞辰,《新建筑》杂志社首次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论坛。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二元对立意识形态尚存的背景下,纪念一位西方建筑大师无疑具有突破性意义。那次论坛聚集了中外一批年富力强的建筑学者和一线建筑师,如戴复东、罗小未、陈志华、邹德侬、黄康宇、黄兰谷、布正伟、向欣然、项秉仁等“明星人物”,他们畅抒己见,争鸣是非,不仅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透过《新建筑》杂志这扇窗口,让活跃的争鸣风气在学术界传扬。
26年后,中外学人再聚喻家山下,同样的主题,同一个会场。但时过境迁,论坛语境已然差别巨大。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地百废待兴,建筑理论界可谓一片贫瘠,人们对建筑学未来走向多有困惑迷惘,而颇具普世价值的现代建筑理论,正可应对建筑界乃至中国社会的痹症。因而1987年“走向新建筑”论坛,在推出研讨成果的同时,向中国建筑界大声疾呼:“补上现代建筑这一课”。
时至今日,再次推出“走向新建筑”主题,其当代意义何在?信息过剩的全球化时代,人们不再对各种思潮如饥似渴。过去30年,中国建筑界历经多元化思潮席卷,后现代表象风行,结构与解构之辨,直至建构文化成为流行话语,绿色低碳当作时尚标签……尽管不乏高水准作品落成及各类新理论的铺陈,但一些莫名的建造现象也令人瞠目,张狂的、矫情的、媚俗的、威权的形式主义产品泛滥,令人啼笑皆非。“现代主义”如同不能医治痹症的过期药品,似乎走进了历史而越来越少被关注。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现代主义这一课在建筑界是否已经补上?
2013年新建筑论坛,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及本土化语境下建筑学的种种迷思与困境,以及可能的出路。来自国内外建筑院校和设计机构的200余人参与了讨论,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如同济大学王骏阳教授通过对勒·柯布西耶Vers une Architecture译名考,提出“走向建筑”的翻译更契合柯布西耶的原意,即柯布对工业时代语境下建筑本质的多向度探寻,“新的”与“旧的”,“精神的”与“物质的”,“普世的”与“地域的”,“混合的”、“折衷的”,也可能是“绝对的”、“本质的”。英国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评论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教授认为柯布是现代建筑史上重要人物,但过度关注甚至“捧高”柯布的设计作品和思想会有局限性,20世纪还有很多创意独特且与柯布设计思想区别明显的建筑师值得研究。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建筑师批判了当下建筑界盛行的新装饰主义和图像崇拜,并提出经由自己反思总结出的“新建筑五点”。
从向现代建筑学习开始,关于“传统与我们”的讨论一直没有休止,那么,“现代与我们”的关系是否清晰?
“走向新建筑”主题,让人们再次回顾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的印迹,重温其兼容并蓄的建筑观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厘清并丰富对现代建筑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倡导理性精神回归,将现代主义精神内核——关注社会责任、尊重公民权益融入中国当下的语境,进而建构未来中国之新建筑!

 
 
 
 李晓峰
《新建筑》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